首页 > 有机废气VOCs排放标准相继出台 RTO/RCO成为化工、石化、煤化废气治理主流工艺

有机废气VOCs排放标准相继出台 RTO/RCO成为化工、石化、煤化废气治理主流工艺

发布时间:2021-06-18

随着国家及地方关于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排放标准相继出台,针对排空尾气中非甲烷总烃(NMHC)的浓度要求已经迈入“毫克级”。

2-21061Q14S0595.webp各种形式 RTO 对比

因此,化工、石化、煤化工等行业内 VOCs治理项目的工作重心已经由“油气回收”转变为了“达标排放”,而在油气回收装置中常见的作为末端工艺的可再生吸附法也逐渐被以焚烧(TO)或催化氧化(CO)为基础的破坏法所取代。

破坏法通常需要较高温度来确保排放废气中VOCs的去除效率,因此需要消耗大量能源(燃料、电)来维持反应温度,导致工艺整体能耗很高。

而通过将蓄热反应与 TO/CO工艺结合形成的蓄热式焚烧(RTO)或蓄热式催化氧化(RCO)工艺,可以凭借其 90%以上的热回收效率,大幅降低能耗。因此,RTO/RCO已经逐步成为近年来各行业中 VOCs净化方案的选项。

RTO(蓄热式废气直接燃烧)RCO(蓄热式催化燃烧)CO(催化燃烧)三种方式处理,其区别为:

RTO:采用三室蜂窝陶瓷蓄热的方式减少燃气的损耗,经加热后的废气进入炉膛直接燃烧至 760-850℃之间,废气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直接排放。

RCO:采用三室蜂窝陶瓷蓄热或板式换热器直接换热的方式加热废气至250-300℃之间,进入装有催化剂的催化室发生低温氧化反应(反应温度在 260-300℃之间),废气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直接排放,催化室采用电加热或燃气间接加热均满足设计要求。

CO:催化燃烧法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催化剂做中间体,使有机气体在较低的温度下(260~300℃),变成无害的水和二氧化碳,采用板式换热。

RTO 与 RCO 及 CO 的反应原有不同,一种是直接高温分解,另一种是催化低温氧化,一种是明火焚烧,另一种是低温无明火氧化,其处理效率均可在 98%以上。

| 最新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