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污水处理时要注意哪些方面
发布时间:2025-05-09医疗污水处理时需注意安全防护、分类处理、预处理、工艺选择、消毒处理、排放标准、监测维护、污泥废气处理、冗余设计及应急预案等方面,具体如下:
安全防护:医疗污水中可能含有各种病原体和有害物质,处理过程中必须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手套、口罩和护目镜等。
分类处理:医疗污水通常包括感染性污水、化学性污水和放射性污水等不同类型,需要根据不同的污水性质进行分类处理,确保处理效果和安全性。
预处理:医疗污水处理前需要进行预处理,包括固液分离、沉淀、过滤等工艺,以去除污水中的固体颗粒、油脂和悬浮物等。
工艺选择:
传染病医院(含带传染病房的综合医院):必须采用二级处理,并需进行预消毒处理。
处理出水排入城市下水道(下游设有二级污水处理厂)的综合医院:推荐采用二级处理,对采用一级处理工艺的必须加强处理效果。
产生污水量少的小型医疗机构:可设置简易污水收集消毒装置,污水集中收集,消毒后排放,要保证消毒时间和消毒效果。
消毒处理:医疗污水中可能存在各种病原体,处理后需要进行消毒处理,以杀灭残留的病原体,确保处理后的污水不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医院污水消毒常用的消毒工艺有氯消毒(如氯气、二氧化氯、次氯酸钠)、氧化剂消毒(如臭氧、过氧乙酸)、辐射消毒(如紫外线、γ射线)等。
废水排放标准:医疗污水处理后的废水需要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排放标准,确保排放的废水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监测和维护:医疗污水处理设施需要进行定期的监测和维护,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处理效果。例如,500张床位以上的医疗机构被纳入重点管理范围,这些机构须安装水污染物排放自动检测设备,根据医疗机构污水的特点,一般要求在排放口安装CODcr在线监测设备、氨氮在线监测设备、余氯在线监测设备、出水流量计、数据采集传输仪等。
污泥、废气处理和处置:医疗机构污水处理系统所产生的污泥和栅渣均属于危险废物,大部分医疗机构的污水处理规模小,系统产泥量较少,若单独配置污泥脱水系统则成本较高,且占地面积大。因此,建议日处理污水量在500m3以上的污水处理系统配置专用的污泥脱水机,其余的小水量污水处理站建造污泥存储池,定期由第三方专业公司进行转运、安全处置。医疗机构污水处理站常用的臭气处理装置有活性炭吸附塔、UV光解设备、生物除臭设备等,推荐使用生物除臭设备来处理医疗机构污水处理站的臭气。
冗余设计:医疗机构污水处理系统的建设需要得到足够的重视,增加投资,在设计建设中加强冗余设计,包括标准冗余、发展冗余和故障冗余等,保障医院持续合法排污,满足医院长期发展的需求。
应急预案:污水处理站应制定医疗污水污染应急预案、工作人员中毒应急预案、暴雨处置预案等。应急预案应突出人员组织架构、应急实施流程、人员职责、物资准备和内外部资源调动方式等。
- 上一篇:工业生产中,含油粉尘该如何处理?
- 下一篇:没有了!